標籤 第二外語 下的所有文章

留學

(Q&A) 如何為孩子規劃留學地點?

 

問:北歐、英法德國、美國、日本、新加坡、香港、韓國之大學與研究所的特質、專長?(醫師)

 

答:(謝宇程)說真的,我凝望著這個問題很久很久,您問了七個地方,各有三億到七百萬的人口,單美國就有數千間各種大學。我可以每個地區寫兩句話交差,但那樣對您的幫助顯然不大。

 

我開始推想您為什麼提出這個問題。

 

也許您的孩子現在還在中學階段,人生方向還沒有完全確定,但您認為出國留學是一個很值得考量的安排,而且您心胸開闊,了解到今日留學不見得只能去美國,但面對廣大的世界,幾近無窮的可能性,您在思考如何進行合適的安排。

 

希望我推敲的對。請容我就不羅列簡短到沒有意義的描述,我想和您探討,這個問題要考量的重點有哪些。

 

 

留學

我的留學地是芝加哥大學,回想當年,似沒有好好運用這個機會和環境,殊為可惜。圖為芝大的標誌建築物之一。

 

 

考量留學地點的非關鍵因素

 

首先,考量留學地,「學科領域強弱」不會是很關鍵的因素。「要學什麼,一定要到X國」這樣的描述現在大致上在大部分領域都不成立。大致上,美國、歐陸主要國家,甚至加上日本與新港,這些國家幾乎在所有學科領域都有一定水準。差別頂多在於,在法國合適學法式餐點,在日本學日式料理,但是兩國都有其烹飪傳統、有優良的廚藝學校;要學中醫不適合去北歐,這樣的廢話就不必我多說了。

 

有一些因素,例如學費自付額是高是低、專業主修制度(何時選系,選後是否容易轉)…雖然各國之間有差別,但同一國之中,校與校之間也有重大歧異,一概而論意義不大。這些資料需要逐國、逐校去找資料,並比對個人需求。有些人會把這部分委託留學顧問公司代辦,但我建議學生儘量靠自己的努力去搜集資料、選擇判斷。這是一個了解自己、了解世界的過程。

 

 

留學地思考:未來長居久留的選項

 

有幾項因素是許多人在思考留學的時候不常考量的,我想在此強調。

 

第一,選留學地應該思考:你想將何處變成未來長居久留的第二選項。我們開天窗說亮話,台灣的未來晦暗不明。墮落與退縮的勢力,在產官學媒各領域都還是佔據權位,革新的潛勢還沒有方向、動能、共享的願景。我個人樂見所有人在台灣奮鬥,但您身為父母,您也許希望自己的子女有第二選項。

 

留學是一個畢生最好時機,找一個家鄉台灣之外的久居選項。我建議您思考:什麼地方社會與大環境值得羨慕(包括工作、生活、政治、教育),您兒女日後在當地生根生活會很幸福。在求學的時候,可以發展人際網絡,可以在企業組織實習找機會。畢業後若找到工作、或在當地結婚,都可以長久居留。當然,日後如果台灣需要他們,或他們需要台灣,都還是可以回來。

 

 

留學

芝加哥地區雖然夏季如春,但冬季漫長寒冷,有許多美國大都會陳疴,並不是我心中理想的居住地。圖為芝大夏季的一景。

 

 

留學地思考:第二外語和視野開拓

 

第二個該考量的問題是語言培養。英語是成為世界公民的低限條件,若要擴大優勢,第二外語已經重要到無可忽視。學英語的資源無窮無盡,其實在哪裡都很容易學(相對起來),但是其他重要語種,不在當地生活一段時間還是很難學好。如果您的孩子學好西班牙文、或是德文、法文日後都是用不完的財富,可能比文憑還重要。

 

第三需要考量的是拓展視野的潛力。千萬不要把留學這件事視為購買文憑,而要將留學視為成為「世界人」的機會。成為世界人,意味著和多文化、多背景、多國籍的人成為朋友,意味著實地遊歷和觀察世界上和台灣差異甚大的地方,意味著在世界各地和各國人士有合作共事的經驗。在留學階段,愈有機會做到這些事,未來的國際能動性愈強,會有更多的機會、選項和資源。在哪裡留學比較容易做到這件事,您可以自行判斷。

 

沒有人能選擇出身地,但能出國留學的人,有接近「再投一次胎」的機會。所以,找尋留學地,請跳脫「大學排名」,思考人生更廣大的景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