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籤 網路 下的所有文章

蔡依橙 醫師 使用電腦閱讀中

(Q&A) 如何在極有限的時間內,大量讀書?

 

問:好多講者都能在極有限的時間裡,持續性不間斷的閱讀各類書籍。想知道他們是怎麼辦到的。

 

答:(蔡依橙)讀「書」的話,比較簡單回答。讀「書」最難的點,其實是找出連續的時間來閱讀。如果你沒有小孩,那事情比較簡單,關掉電腦、手機切無聲,每天找一段時間,給自己兩個小時。就行。

 

通常難,是難在有小孩的時候,除非狠得下心把自己關起來兩個小時,完全不與家人見面,否則休息時間要閱讀並思考,是非常困難的。

 

自從晚上得幫小孩看功課後,為了因應時間碎片化,我的閱讀,從書籍為主,移到網路為主。現在的我,會用 feedly 訂閱網路一些高品質的訊息來源,如:BuzzOrangeTechOrangeMr. Jamie……等。

 

蔡依橙 醫師 使用電腦閱讀中

 

因為現代人在 facebook 的時間越來越多,我們更要多利用這個管道,取得資訊。建議主動去「思考有深度、閱讀廣泛的朋友」那邊,多點讚並留言互動,這樣子做的話,facebook 的演算法,就會持續餵這些人的資訊給你,算是數位時代「談笑有鴻儒」的實際作法。

 

最後,也要習慣閱讀越來越短暫,有一點點空閒的時間,20 分鐘就看個 TED、10 分鐘就讀幾頁書、5 分鐘就看個雜誌、1 分鐘就翻閱一下 feedly 也好。

 

幸運的是,我們雖然忙碌,但隨著歲月淬煉出來的整合能力也越好,碎片化對我們的影響並不會太大的。

 

 

(Q&A) 我很好奇這個講堂生成的過程。

 

問:我很好奇這個講堂生成的過程。

 

答:(蔡依橙)果然是做歷史的,看事情都有縱深!XD

 

公開的部分,就如「設計概念」這邊所說的。但歷史專家如您來問,肯定沒辦法這樣打發 XD 以下分享一些我們當初企劃的歷史場景。

 

其實我們本來是想出書的,但現在的書市很險峻(請見:出書沒有你想的那麼好賺、台灣出版業的前途、出版社要有成為新媒體的自覺)。

 

如果做為大策略的一部分,只求傳播,不求賺錢,還可以當贈品送人,這樣的話不錯(如候選人、藝人、學者),但如果純在作者端考慮,會發現這是一個投資風險很大的領域。書局經營很辛苦,而盤商與出版社也有他們該賺的,加上退書成本、終端售價不高,一個剛起步的團隊,走這條路有點危險。

 

後來想出電子書,找上了 LeanPub平台,很喜歡他們家的低抽成(只抽 10% 作者保留九成),以及即時更新、隨時更新,連定價都可以更新的作法。但 markdown 寫作模式,對我們這種非技術出身的人有點困難,我真的試過,但放棄了。

 

有興趣研究 LeanPub 的朋友,可以參考 XDite 這篇:[電子出版] Rails 101 的兩年來的一些數據。為了深度理解這個平台,我買過 XDite 的電子書。

 

後來真是走投無路,無計可施。某一天,在處理網站的時候,忽然想到,我們可以用會員制的網站來處理,增加實體書沒辦法有的互動與更新,加上實體書一起發行,達到讓各位讀者在手機、平板、電腦、捷運通勤、高鐵上都能看的狀態。

 

在企劃微調的過程中,團隊也發現,這個新模式其實比較類似我們所辦的「小班課程」與「大型研討會」,而不像是傳統意義上的「書」,或者「電子書」。

 

EDU_Meed2014-236

 

所以,就有了《新思惟網路講堂:我們來談教育》。

 

回頭一想,這個問答,很有「史觀」討論況味呢!

 

 

電腦遊戲世界也能學習溝通與領導?

 

講者:謝宇程 研究員

 

系列上集:電腦遊戲也可以成為優良教材?

 

在我小時候,第一次玩過電動玩具是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,父親買了一台遊戲機給我,我開始瘋狂玩超級瑪利 ─ 但是每到第五關就跳不過一個極寬的峽谷。

 

幾天之後,或許因為我弟生氣我不陪他玩,或是我霸佔遊戲機不給他玩,總之,他拿剪刀將遊戲機遙控器的線一刀剪斷了。

 

既然只打得到第五關,再也前進不了;既然因為衝突導致遊戲機被弄壞,我也沒興致再玩,甚至沒拿去修。自此,我留下「電動遊戲也沒什麼好玩」的印象。台灣之後流行過的電腦遊戲,我都沒有參與。在朋友聊遊戲的時候,我不作聲;同齡男生一起打遊戲的時候,我自顧讀書、寫作業。

 

TonyQ 則相反,他整個高中都在玩遊戲、管理遊戲討論版。十幾年後,我們兩個人如何呢?

 

 

pic103

我曾經是知識宅,是兩年前開開始學習演講和活躍。圖為我近日演講時的照相。

 

 

曾是個做好自己的事即可的「知識宅」

 

大約 30 歲前,我都是獨來獨往的人。高中、大學、研究所,一路讀書都是「做好自己的事即可」。從學校到工作,都不要求我站在人群面前,甚至工作文化也認為,太「招搖」是不好的。因此我在 30 歲時、演講發表、溝通領導的能力都沒有開發,甚至可能比 20 歲時更退步了。

 

相對於「電動宅」,我應該是「知識宅」,然而社會對這種「宅」並沒有太多的批評或擔憂。在 30 歲的時候,我自己覺得生命受到太多框限,才跳出來重新發現自己、突破自己。

 

 

當「知識宅」遇見程式社群領袖

 

當我(32歲)和 TonyQ(28歲)接觸時,我不禁暗自比較我四年前和他的高下。

 

28 歲的 TonyQ ,已經是網路社群之中的領袖之一。他不只在技術社群中常常發表演講,他在柯 P 的選舉團隊中也扮演了資訊方面的要角。和他談話時,他沒有多數 28 歲年輕人的輕浮青澀;個子雖小,卻異常沉穩自信。

 

我暗自疑惑:我在當知識宅的時候,他也在當電玩宅,為什麼 28 歲的他不是我們印象中羞怯而拙言的宅男?

 

 

從管理遊戲論壇學制定規則與協調

 

原來,TonyQ 從開始就不只是遊戲玩家。他在高中的時候,接下了巴哈姆特上最熱門討論版版主。討論版在高峰期每天發四千到五千篇的文章,動不動就筆戰,所以版主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。在沒有人要當版主的情況下, TonyQ 把擔子接下來。

 

TonyQ 說,擔任版主期間,每天要看數千篇文章,刪除不當發言,處理筆戰雙方,進行私下協調。在網路上,表達只透過文字,和面對面溝通不同,許多細節更要精準拿捏。雖然只透過文字,但情緒表現比見面時更不留情 ─ 他常常上一秒刪文,下一秒就收到一串髒話的信件。

 

因此,雖然沉浸在遊戲裡,他卻在溝通、說理、協調、制定規則等方面快速成長。他要保持絕對中立,獲得網民的信任,否則鄉民隨時會洗版暴動、人肉起底;他要制定眾人能遵守、有利社群的規則,並在執行時剛正不阿;他要和其他意見領袖拉好交情,在爭端的時候,才不會烽火四起。

 

 

任何事物都可以是學習的開始

 

版主之故,他發文量極大,思考速度和打字速度都愈來愈快,而且都要有縝密的論述、中立的態度。高壓管理環境當中,他學會複雜的溝通領導技巧,這都成為他才能與優勢的重要一部分。

 

當然,我們能說,不是每個在玩電動遊戲的人都在高速、有效地學習,許多也都沒有被啟發寫程式的能力。至少現在,我還不會普遍把電玩視為必然的好教材。

 

但另一方面,如果哪個年輕人已經沉迷上電玩,我們也不見得要認為他毀了、浪費生命了。也許,我們可以引導他從中有所學習,就像 TonyQ 曾在遊戲中的學習一樣 ─ 甚至最後,涵蓋了溝通與領導的領袖技能,也是可能的。

 

 

建國中學

謝宇程的教育經驗歷程與啟發

 

問:想了解新講師的背景,如:出生在哪一個世代?求學過程是否有哪些衝擊啟發?自身是否有教養小孩的經驗等。(女 40診所醫師)

 

答:(謝宇程)謝謝您對我好奇,也給了我一個自我介紹的機會。我生長和求學的時代,是聯考、國立編譯館教科書時代的末年,是電腦、網路、手機時代的初年 — 也許你己經明白這個暗示了。

 

 

走向幸福成功的標準道路?

 

在我求學的時代,以為一切會依照我父母成長的時代,相似的秩序往前發展,我以為世界是一座金字塔,人人要朝一個頂峰向上攀爬,而我們的成就、快樂、財富、地位,都視我們在金字塔的哪一層而定。

 

然而,在我離開學校的幾年之間,我驚訝地發現一切秩序與常態會變化,父母世代的成功經驗已經不適合我,沒有人的成功經驗可以複製到下一代,甚至可以複製給別人。世界不再是個金字塔,而是千萬座小山,人人可用不同的方式得到生活與內心的滿足。

 

這個領悟的本身,就是極大的衝擊和啟發。

 

ychsieh-01-03-1

從小,似乎人生的目標是很明確的。圖 / 許多人認為標誌成功之路的高中大門。

 

從小,我是非常用功的孩子,國中到高中是多麼專心努力,就不用說了。我連大學、研究所,對於學校課業的態度,和大學聯考前差不太多。只有少數台大的學生,會把課本從封面讀到封底,我是其中一個。每次上完課,當天就會把教授的筆記整理好,在期中、期末考前,同學談複習完了沒,我在想的是複習了幾次。在上課的時候,我一向坐中間的前兩排,勤抄筆記,不打瞌睡,不蹺課。

 

 

自己的生涯,社會的未來

 

現在回頭看,那個時候不斷的努力和用功,除了想贏得肯定,另一方面是因為不安全感吧。

 

「不知道自己要往哪裡去,正在往哪裡去。」

 

所以,我全力爭取(當時認為)最可靠的優勢,也就是分數、學分、成績。在父母、老師的眼中,我是最優良、標準的學生,但是其實我從來不覺得快樂。為了分數和學歷而學習,即使「績效不錯」,卻又怎麼可能快樂呢?

 

在離開學校,開始工作,並且從事政策的研究之後,我看到且感受到幾個重大的問題,持續地困擾我。

 

1. 是關於自己的

 

當時的工作,是我所擅長、做得好的。但是,這個環境,讓我的努力效益付諸白費,組織的規則僵化、腐朽、落後。我自問:

 

「如果離開了這裡,我的長才似乎又無從發揮,要怎麼辦?青年時期的努力,是為了下半輩子在一個地方,無限期地忍耐下去嗎?」

 

2. 是關於這個社會,台灣整體的

 

所有人都這麼努力,從學生到家長到老師到各行各業的人士,尤其是醫生、教授、各種工程師,我們工時如此長,加班這麼嚴重,讀書這麼辛苦,為什麼我們的生活品質,就是趕不上那些我們羨慕的國家?是不是我們努力的方向與方法,根本上有些錯誤?我自己的學習過程,更讓我不想坐視這個問題無人解答,眼看這個現象持續下去。

 

台灣大學

在大學的時候,我一直像高三一樣地用功,圖 / 大學的校門口。

 

 

學與業之間的斷谷,應該如何連結?

 

所以,我開始專心從事這個課題的研究:

 

究竟,現在到未來,「業」的領域,也就是各種產業、企業、專業,是什麼樣的實況,會如何變化?比較了解這個課題後,我們才能再思考,在大學、中學階段,我們該如何預備、規劃與選擇。

 

換句話說,如果這個世界在變,而且愈變愈快,我們的教育方式、學習過程,就要培養適應變局、引領變局的人。然而,我們現在教育界很少人理解這件事,更少人提出方法,而這是我想要去彌補的。這不單是我個人的生涯困惑,我相信,許多人也同樣需要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。

 

現在,我個人的研究核心,是以「學」(學校、學習、教育)和「業」(事業、專業、企業、產業),這兩個概念之間的界面出發。並以這個界面的理解為基礎,重新建構我們對「學」的理解,做好對「業」的準備。

 

目前我還沒有小孩,再過一段時間若我做好準備,也許會挑戰這個高難度的事業。

 

 

上線第一週使用者統計

上線第一週 相關統計

 

《新思惟網路講堂:我們來談教育》,自 2014 年 6 月 30 日週一晚上,公布上線後,感謝各界支持,至今一週,報名人數踴躍。提問相當精彩,兩位講者正努力回覆中。

 

以下是我們的 data scientist 兼 網路技術總監 蔡瑋琳醫師,針對第一週後台狀況,所做的初步統計,供各位老朋友與新朋友參考。

 

閱讀更多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