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籤 謝宇程 下的所有文章

(Q&A) 請問有推薦的音樂教學資源嗎?

 

問:我對「學音樂有助於學習語言,以及一切知識」的態度很有興趣。台灣的音樂教室很多,但良莠不齊,請問有沒有比較推薦的資源?感謝!(40歲 男 電子業主管)

 

答:(謝宇程)在看到這個問題的一瞬之間,本來想搬出我聽古典音樂十五年的知識來賣弄一番;但是我再想一想 ─ 這可不對。

 

如果要提供古典音樂的知識見解,正格的音樂老師、演奏家,也許一樣可以回答得很好。我能給什麼樣的答案,可能對你更有幫助?我決定,把音樂專家的立場讓給別人,而以人生全局的視角,來討論音樂教育。

 

優劣好壞,總依一個標準來判斷,到底什麼該是標準?是名門高徒來當音樂教師,教最精深的演奏技法、逼學生勤練?還是一個熱情快樂的人,帶領孩子體會音樂的美好,點燃孩子對音樂的喜愛?

 

 

學才藝的目標該怎麼定?讓兒女告訴你。

 

到底為什麼讓孩子學音樂?是要讓他成為演奏家,那就需要精深教學和認真練習。如果只是為了培養喜好,那就不妨輕鬆看待,而老師的人格特質就重於音樂專業。

 

 

  許多父母都想讓孩子從小培養各方面的能力。圖為賣場中童書。

許多父母都想讓孩子從小培養各方面的能力。圖為賣場中童書。

 

 

到底要把目標設成什麼?請不要自己定。請不要在他五歲坐到鋼琴前的那一刻,就在腦中演起小劇場,陶醉在一個幻想的畫面:自己的孩子有一天在大都會歌劇院登台演出,一流交響樂團伴奏,表演完畢全場歡聲雷動,請不必。(補充案例:一位音樂才女的雙重悲劇:被逼成高手後母女決裂為實現夢想作弊受懲

 

也不必盤算,現在開始練才藝,可以在升學中取得多少優勢 ─ 例如只用一成心力取得「恰恰好」玩票的水準,九成心力放課業,以後就有加分效果……等等,請不要。

 

我建議一開始先讓兒女在一個放鬆、感受音樂之美的環境。讓他們綜合地學學樂器、歌唱,甚至舞蹈,讓兒女自己在其中感受,到底是只要玩玩即可,還是自發地產生了「認真學」的動力。雖然在實踐上必然不易,但我原則上建議家長儘早讓兒女掌握自己學習的主控權。而音樂這類的才藝科目,可比升學要考的主科容易多了。

 

 

到底甚麼是「認真學」?

 

即使是「認真學」,也有好多種認真學。

 

確實有一種認真學是去爭奪比賽名次、比標準的技法、為了穿燕尾服或晚禮服在音樂廳表演的資格,那也沒錯,但那只是一種認真學。

 

也有一種認真學,是大致掌握演奏、熟悉音樂(甚至不見得是樂理),之後可以用音樂表達自己的情感,或是把音樂當作創作的素材。

 

 

學音樂就為了上台表演嗎?不見得。圖為中山堂,台北市主要的音樂表演場地之一。

學音樂就為了上台表演嗎?不見得。圖為中山堂,台北市主要的音樂表演場地之一。

 

 

也有一種認真學更偏門一點,可能是打鼓,可能是口琴,可能是風琴,可能是口哨,可能是電子音樂……等等。不必以為音樂不能當飯吃,音樂不但可以當飯吃,而且從趨勢來看,這是好大一碗飯,愈來愈多人拿音樂當飯吃,而不是愈來愈少。拿音樂當飯吃的人也有極多種,愈偏門的,往往愈不容易被替代,愈有一個小眾市場。

 

 

好老師的標準是什麼?讓兒女告訴你。

 

這些都是認真學,每一種認真學都可能帶來主觀的快樂,也都可能在未來成為專業和營生的工具。每一種認真學,都有它所對應「好老師」的標準。

 

請鼓勵兒女感受、判斷自己要什麼樣的「認真學」,什麼樣的老師最能幫助他所需要的「認真學」 ─ 只要能幫助他的,就是好老師、好的教學機構。留學德奧、師事名家、鐘點費五千元 ─ 這些不是好老師的必然條件。

 

所以,兒女需要哪一種認真學,可以由他來告訴你,可以由他來判斷哪個老師適不適合他,而不是反過來 ─ 依據誰的建議找了一個老師,讓這個老師決定孩子要怎麼學,甚至孩子適不適合音樂。

 

 

明星學區

(Q&A) 有需要追求所謂的明星學區嗎?

 

問:小孩教育需要追求所謂的好學區、明星學區嗎?(31歲 女 中醫師)

 

答:(謝宇程)

 

相關前文:

(Q&A) 小學要不要遠讀資優班?

富裕家庭培育子女的不靠譜解方:送出國、讀私校、防護罩

 

說到明星學區,我有一些親身的體會觀察可以分享。在我國中的時候,家父家母花了一些力氣,將我的戶籍遷到北市的明星學區。我國中三年都通勤上下學,適逢修捷運新店線的交通黑暗期,早晨六點十五出門,要趕在車多起來之前通過景美橋。放學回家交通時間可能長達一個半小時;若要回家吃飯,並且不讓家人擔心,放學以後就不能耽擱,需要立刻回家。

 

 

明星國中哪有那麼亮?

 

於是我國中三年沒機會和同學在課外交往玩樂,連一起打籃球都沒有。這當然是有代價的。在國中階段,大部分孩子有好友或玩伴,我沒有。國中是男生發育長高的時間,同學打球的時候我都在搭車。

 

後來高中、大學,一直到成人,我發現自己特別內向、不擅交際、少死黨好友、沒有運動愛好(也缺乏高大健美的身形),才有意識地去扭轉改變-而其實某些行為方式和思考習慣,已經和身高一樣不容易改變了。

 

 

明星學區

在各地的中小學,某些被貼上明星標籤,某些沒有。差別真的很大嗎?圖為新店北新國小。

 

 

在我的國中,雖然也是明星國中,但是也招收附近住戶的子女,所以也有黑道小流氓,在我的年級有個特別大尾的。而在我的班上,也有一個同學,他的家境十分不錯,總是穿最新的喬丹鞋。但因為不明原因(據不見得可靠的同學耳語,和他父母婚姻不和有關),這個同學無心學業,跟了大尾小流氓做點菸仔。

 

這個點菸仔喜歡的女生,一度坐在我旁邊,而我功課還不錯,周圍同學不會的數學理化問題常拿來問我,這個女生也是。點菸仔對我很不滿,曾經威脅要我小心點,而且幾天後,到校時,我桌上放了一張色情雜誌上剪下的圖,而女優的臉被貼上我的大頭照。而在那三年之中,班上也有發生同學被小流氓「叫到外面去」的事情,還好最後事情沒鬧大。

 

我家樓上住著一位和我同齡的男生,走幾步是一個國小女同學,我因為轉學區,國中和他們讀不同學校,他們都讀了新店本地大家認為「比較不好」的學校。女同學後來穿了綠制服讀了北一,樓上的男生和我一樣都讀了一間不太優良的男校,那間男校的畢業生包括非常不受歡迎的當今總統。

 

 

一般學區沒有好處和優點?

 

從我本身越區就讀明星學校的歷程,觀察我的同學朋友,一直到現在訪談不少年輕人的經驗,目前有一些想法也許可以參考:

 

 

越區就讀明星學校,交通也是個成本,需要考慮進去。

越區就讀明星學校,交通也是個成本,需要考慮進去。

 

 

  • 凡事不只要考慮效益,還要考慮成本,而每個家庭的成本結構不同。距明星學區遠,追求明星學區的成本就大,不只父母的時間與金錢,兒女的運動、休閒與人際關係也會被犧牲。

 

  • 明星國中也有小流氓,一般國中也有好學生。刻意到一個費用高昂的私立學校,和一群富家小孩做朋友,是一個最好的成長環境嗎?完全沒接觸過社會中「非主流」群體的孩子,必然是一個優勢嗎?歡迎參考《新思惟網路講堂》上的 富裕家庭子女成長的風險 系列文章。

 

  • 在一個學校中總是有各類學生,一個孩子要和認真學習的同學為伍,或是要打混打架的同學結交,通常操之在己,而孩子要往哪個方向走,其實常常決定於家庭氣氛與父母特質。

 

  • 在家長素質較高的學區,學生可能比較多校外學習資源,也許讓老師可以教得比較快(英文科尤其明顯),但對學生來說壓力就大。在素質比較參差的學區,有學生缺乏父母財力加持,甚至沒有向學定心,老師上起課來比較辛苦,進度較慢,但課業壓力比較小。這兩類之間是否有必然的好壞嗎?不見得。

 

 

大器不扭捏

(Q&A) 如何在台灣培養大器不扭捏的孩子?

 

問:在《(Q&A) 新加坡的工作邀約該如何從各面向來考量》一文中,校長提到了:「大器不扭捏,從孩子到年輕醫師到資深醫師,都一樣,他們很少會不好意思、客氣退讓、扭扭捏捏。這是我最希望孩子擁有的特質,但在台灣不是很容易培養」

 

而我的小朋友就有這種症頭,在外人面前很害羞,等到別人走了才回神,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引導,想請教如何「在台灣培養大器不扭捏的孩子」?(35歲 男 核醫科主任)

 

答:(謝宇程)

 

相關前文:(Q&A) 歐美第一流人才都是互動高手,所以結成網絡,成為領袖;台灣第一流人才都是讀書考試高手,都被僱用當職員?

 

先說一句:您真內行。這個問題太重要了,我恨不得早幾年開始面對這個問題,而不是三十歲才開始。這幾年,我很努力地培養「大器不扭捏的自己」,稍微有一點小小成果。

 

我從小生活的主要內容就是聽課、作業、復習、考試這些事情周而復始循環。在大學課堂上,我勉強算是同學之間比較擅長上台報告的,可以講話條理分明並且不發抖。但是我知道自己仍然對於「受到注意」有根深柢固的恐懼。我難以流暢地當面表達我的想法與意見,尤其是爭取權益、表達反對、主導事務。到了快三十歲,我看到一些同輩卓越人物的風采,發現我未來可能會需要站上台發表想法,我開始有危機感,才開始訓練自己。

 

以下的建議,融合我在書上找到的建議,以及我的自身經驗。

 

 

父母對待互動,像是平等同輩

 

Malcolm Gladwell 在其大作《Outliers, The Story of Success》這本書分析對比了兩個案例,一個是天才少年藍根,後來人生卻充滿頓挫、沒沒無聞;另一個是歐本海默,除了自幼聰明伶俐之外,他三十八歲就成為主導核彈開發計畫的科學家。

 

 

大器不扭捏

Malcolm Gladwell 大作 Outliers,台灣譯為「異數」。

 

 

同樣是極聰明的人,為什麼兩人際遇天差地遠?Gladwell 給的答案是,藍根雖然聰明,但他對長輩和有權力的人恐懼且不信任;歐本海默則相反,他在任何人面前,都可以侃侃而談、說服對方、爭取機會。

 

而這兩個人後來行為模式的差別,可能是幼年經驗造成的。藍根生長在家暴的環境,他的繼父常常酒後打人,從來不和孩子理性溝通。相反地,歐本海默的父母從小就將他當平等同輩看待,和他討論事理,讓他與各種各樣的大人溝通對話,從來不對他說:「小孩不懂事,閉嘴。」歐本海默從小沒有心理陰影,他長大之後和任何人對話的時候都不會緊張,即使對方是長官、長輩。

 

 

同儕之間的辯論、交流、討論對話

 

近幾年我認識了幾個年齡相近的年輕人,例如曾柏文李佩蓉,不但文章寫得好,見面對談時也極有丰采。後來他們都告訴我,他們之所以在說話的時候能有條不紊,能同時進行思考與表達,之所以能在表達的時候精準拿捏語調和機鋒,和他們參加過辯論社大有關係。

 

 

把自己放上講台,就會發現不進化不行。圖為我的某次演講。

把自己放上講台,就會發現不進化不行。圖為我的某次演講。

 

 

多數人參加辯論社是為了學習辯倒別人、得到獎牌,其實那反而是最不重要的。最重要的準備辯論的過程中,不斷反思自己的論點,不斷找到可能的弱點,不斷找到強化的方法,不斷找尋合適對表述方式。而他們在進行辯論的過程中,也不斷在練習,即使是雙方言詞互動攻擊的狀態下,不進入情緒與自我防衛的模式,仍然保持理智、冷靜,甚至幽默-這些都不是自然能達成,都要訓練才能達到。

 

即使不參加辯論社,如果能和幾個同儕,定期進行知識討論、思想交流,也會有益於養成自信優雅的行動、表達。

 

 

及早站上講台、踏入社交場合

 

這幾年來,我自己稍微走出「扭捏害羞」,在與人交流及互動上稍稍有自信及略知進退,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從辦公室的小小隔間走出來。

 

為了訓練上台發表,我參加交點、英語演講社;而且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,也常有上台演講機會-通常兩小時起跳。參加英語演講社,顧名思義要用英文演講,而且常常講,講完還會互相評量、給建議,當然可以提升演講能力和膽量。

 

在參加這些活動的時候,除了發表和演講,在活動開始前後,也有和人自由結識互動的機會。和陌生人互動,在一群不熟的人之間如何自處是個學問,只要多練習多揣摩就絕對能學會,而且愈早開始愈好。

 

 

(Q&A) 離開教育體制,或是離開台灣,怎樣對孩子最好?

 

問:最近很流行「非體制內教育」(最有名的例子為宜蘭的華德福),想請問講堂主人們對於選擇「體制內」或「非體制內」,甚至是離開台灣,怎樣才是對孩子最好?請給一個徬徨的媽媽一點建議。謝謝!(30歲 家醫科醫師)

 

答:(謝宇程)

 

相關文章:

要不要自學?並非二分,而是幅度拿捏

重新衡量「學校教育」的效益和風險

上學有風險?現今「學校教育」的三個層次

(Q&A) 是否建議兒女從小去國外留學?建議的年紀為何?

(Q&A) 教育體制令人昏頭,講者對目前「體制外」教育的看法?

(Q&A) 就讀體制外小學,要如何避免未來銜接國中時適應不良?

(Q&A) 請問公私立學校如何選擇及家長如何適應?

(Q&A) 小學要不要遠讀資優班?

 

光是在新思惟講堂中,相似的提問就出現了許多次。每再出現一次,我就再一次感受到台灣父母的焦慮和急迫感-希望找到一個標準答案、一條正確道路、一個權威意見,只要依照遵循,一切就會完美。

 

每次我都要克制自己給「簡單答案」的衝動,我也建議您克制要找簡單答案的衝動。因為,我研究到現在,探討許多案例,真的沒發現某一條路一定是錯的,或是某一條路一定是對的。

 

如果一定要給一個最接近「正確」的答案,它不是關於哪個具體的機構、路徑、選項,而是關於父母與學生的心境。

 

 

在南投的暨大附中,校長老師合立建構非常豐富而且舒服寬敞的圖書館,體制內也有人在盡心盡力。

在南投的暨大附中,校長老師合立建構非常豐富而且舒服寬敞的圖書館,體制內也有人在盡心盡力。

 

避免天梯獨橋式的教育視野

 

日前我在商周刊出一則文章:《理化老師幫我考了高分,卻讓我從此遠離「科學」》分享我在高中的時候,以為做習題與考高分就是學科學,後來很堅決地不走這條路,多年後才發現這是個誤解。

 

後來有一些網友留言,指出我這個做學生的當時也有責任:「BBC 科普紀錄片早就有了,建中二十年前就有和中研院的人才培養合作,建中更是少數照表進行實驗的學校。你沒有發現科學的真貌,也要怪自己沒好奇心,不要只說老師不好。」

 

說真的我是感覺稍有委曲,我檢討的是教學目標的問題,而不是責難這兩位教師個人。但他說的沒錯,在高中的時候,是我自己蒙蔽掉了各種可能性。那時候我打從心裡認定了,高分、考試、升學,這既然就是對的路,何必還要冒「歧路亡羊」的風險?古書不是都教我們要專心致志、鐵杵磨針、愚公移山、心無旁鶩…嗎?

 

事實上,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、體制之中,只要心中存著「天梯獨橋」的思維-認定了只有某條路、某學校、某方法才是唯一正解,從今以後不必向外探求,只要遵循這一套方針指引,就會走向幸福美滿的人生。如果你相信,那就慘了。若有人和你推銷這樣的說法,請你在心中默默地說:「呸,騙子。」(借了羅輯思維的梗)

 

 

抱持網絡多元式的教育態度

 

在教育課題上,我至今沒有發現無敵的神功。所有的判斷,都該依據具體的人、環境、目標來下決策,而這是一種態度與行動方針。

 

 

日前造訪暨大附中演講,和校長及老師深談,發現他們非常努力將外界視野帶入學校,學校也在改變中。圖為暨大附中一景。

日前造訪暨大附中演講,和校長及老師深談,發現他們非常努力將外界視野帶入學校,學校也在改變中。圖為暨大附中一景。

 

 

這個行動方針是指,對外,要儘量去接觸各種資源、材料、方法。客觀評判它們的價值。也就是說,我們要把自己放在一個知識的網絡之中,而不能只吃一個知識奶媽的奶水。現在,我們的知識網絡可以包括 Coursera, TED, Codecademy, BBC, 好學網,當然也包括體制內外的學校及老師。我們不必效忠於任何一個知識來源,無論他的知識多充沛多優良。

 

而態度是指,對於任何學習管道,我們都是在「效益」原則之下來使用它,而不是讓它來定義與評價自己。我們可以透過 Codecademy 學程式,如果你在多方試用後最喜歡它;我們可以看 BBC 記錄片學歷史,只要你在比較後發現是最適合的;當然也可以在體制內的學校中學,只要你知道要在其中學什麼。如果用某個方法,怎樣也學不好,該把它換掉,如果某條路怎樣都走不順,就換一條;不要讓學校或科目來認定自己是模範生或是劣等生。

 

我看過一些人,態度和方針是對的,他們在體制內學習,也極有創新精神和能力。他們曾經在有些壓力,有些死板的地方學習、成長、工作,但這個過程沒有壓死他們,反而讓他們更堅韌。因為他們的心靈面向無限的知識網絡,願意嘗試多元的目標、方法、內容,學校的水泥圍牆其實擋不住他們的學習。

 

反而,在任何所謂明星級、改革派的教育體制之中,信仰著某個知識來源、信仰這個體制是絕對正確的,這仍然是鬼遮眼的狀態。

 

 

(Q&A) 如何觀察小孩的性向、特質與能力?

 

問:想問謝宇程老師:如您所說的,教育目前是無法客製化的。我兩個兒子,大男生六歲,小男生三歲,請問如何觀察小孩的性向、特質與能力?(37歲 男 一般外科醫師)

 

答:(謝宇程)

 

相關文章:
課本上學不到的事物,丹麥學校如何教

哈佛畢業生說明:美國最好的中學,如何培養學生強大的學習動力?

(Q&A) 家長要成績、學生要玩樂,在學習上如何找到交集點?

(Q&A) 如何激發年輕人的學習動機?馬拉拉的父親說:「我所做的,只是沒折斷她的翅膀。」

(Q&A) 生活環境的教育資源不足,如何讓小孩擁有充沛資源?

(Q&A) 孩子對學校課業興趣缺缺,如何引導渡過課業壓力?

 

我真是想當面和您說一句:您真是好家長,這個問題很重要。許多父母正在把心思放在如何把兒女培養成全方位的優等學(考)生,您已經將心思放在幫助兒女發現長才與特色。

 

將心思放在發現兒女的長才與特色是極好的,但依據我訪談和閱讀許多人的經驗,如果您的孩子才六歲和三歲,現在一點也不必急,您的孩子還有充裕的時間可以嘗試與摸索;而且答案勢必無法很快就在眼前出現。以下和您分享幾個目前為止我發現的一些方向與原則。

 

 

很少人是在十二歲之前找到的

 

也許少數古典音樂家、中國特技學校的孩子,他們在十二歲之前就確定了未來的方向,但他們究竟是發現自我的愛好,或是被封閉了其他的可能性、太早投下巨量而不可移轉的投資?我們很難說。大部分人在十二歲之前,都在學習基礎知識與能力,還無法分辨本身的特質與長才,這很正常。

 

 

在幼年,我們還在建構基本知識與能力,不急著找到「特長」。

在幼年,我們還在建構基本知識與能力,不急著找到「特長」。

 

 

通常兒女自己會知道

 

大部分時候,兒女自己會發現自己在哪方面學得快,學得開心-我們也要鼓勵他們留意和發現。在父母那一邊,其實不必每天拿著放大鏡檢查兒女才能的蛛絲馬跡;若才能存在,而兒女不知道,需要父母告知和鼓舞,這表示其中有些疑點。做為父母,兒女發現才能或興趣,父母不澆冷水、不堅持自身心中的期待,就有一百分了。

 

 

常是和外環境互動體驗的結果

 

所有的才能與天賦都不是在真空中發生,總是和外界互動的結果。舉個粗淺例子:在電腦出現之前,不會有「程式天才」;在台灣不再有人靠漁獵為生,也就不會有「天才獵人」。愈廣泛地了解世界,愈廣泛地經歷各種可能性,您的兒女會愈早發現適合他的方向,並獨立探險尋索。

 

 

興趣才能充滿雜訊與誤判

 

興趣不是一種元素,也不是個純物質,而是一種混合物。當一個年輕人談到興趣的時候,往往背後是複雜的因素,包括:老師教得好、自己考得好、朋友間流行、媒體追捧代表性人物,自己學得比別人快、某種被看好的職業前景…這些都讓人以為自己對什麼有興趣;但深入理解後,會發現不見得是那一回事。

 

 

科技、環境、自我都在變遷

 

剛才看到一篇文章,討論過去十年之間科技和環境的變遷,感觸甚多。試想,現在三歲的孩子看到的世界,當他十三歲、二十三歲、三十三歲的時候,變成什麼樣子?我的一個朋友在十年前考上資工,當時他只知道這是個能學會修電腦的科系。現在,資訊科技的影響貫串、顛覆每個產業。

 

時代真的走得很快,許多新的媒材、營生模式、發揮才能方式、創造價值管道都在快速起滅轉換。我們的興趣才能既要寄託依附在這些外在現實的工具之上,必然會、也必要隨環境有所轉換變化。這幾年,我們剛剛開始強調:重視興趣與才能;我現在已經發現,面對未來,可能要進一步開始強調:不能只重視當前眼下看得到的興趣與才能。

 

我的想法還在摸索與塑形之中,有幾個概略的想法和您分享:

 

  1. 不急不迫,給兒女嘗試的時間與空間,不必急著讓孩子在六歲定向,十歲、十五歲,都還非常早。現在回頭看,二十三歲大學畢業能有個概略想法-基於理解前瞻外在大局而產生的想法,而不是失去自信只想找個蘿蔔坑窩著 — 那就非常早了。
  1. 沒有預設,不必阻止也不必加強兒女心中的趨向:在任何時點與情境,不必和兒女說某條路走不通,也不必和兒女說某條路一定比較好走。他們想法有轉變的時候,請樂觀地欣賞他們的成長,而不必擔憂和指責。
  1. 開放想像,擴展兒女既有興趣與其他事物的連結、擴展他們將才能做各種我們意想不到的轉化、改造、變形、呈現。這件事,我們叫做「開創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