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籤 教育 下的所有文章

(Q&A) 離開教育體制,或是離開台灣,怎樣對孩子最好?

 

問:最近很流行「非體制內教育」(最有名的例子為宜蘭的華德福),想請問講堂主人們對於選擇「體制內」或「非體制內」,甚至是離開台灣,怎樣才是對孩子最好?請給一個徬徨的媽媽一點建議。謝謝!(30歲 家醫科醫師)

 

答:(謝宇程)

 

相關文章:

要不要自學?並非二分,而是幅度拿捏

重新衡量「學校教育」的效益和風險

上學有風險?現今「學校教育」的三個層次

(Q&A) 是否建議兒女從小去國外留學?建議的年紀為何?

(Q&A) 教育體制令人昏頭,講者對目前「體制外」教育的看法?

(Q&A) 就讀體制外小學,要如何避免未來銜接國中時適應不良?

(Q&A) 請問公私立學校如何選擇及家長如何適應?

(Q&A) 小學要不要遠讀資優班?

 

光是在新思惟講堂中,相似的提問就出現了許多次。每再出現一次,我就再一次感受到台灣父母的焦慮和急迫感-希望找到一個標準答案、一條正確道路、一個權威意見,只要依照遵循,一切就會完美。

 

每次我都要克制自己給「簡單答案」的衝動,我也建議您克制要找簡單答案的衝動。因為,我研究到現在,探討許多案例,真的沒發現某一條路一定是錯的,或是某一條路一定是對的。

 

如果一定要給一個最接近「正確」的答案,它不是關於哪個具體的機構、路徑、選項,而是關於父母與學生的心境。

 

 

在南投的暨大附中,校長老師合立建構非常豐富而且舒服寬敞的圖書館,體制內也有人在盡心盡力。

在南投的暨大附中,校長老師合立建構非常豐富而且舒服寬敞的圖書館,體制內也有人在盡心盡力。

 

避免天梯獨橋式的教育視野

 

日前我在商周刊出一則文章:《理化老師幫我考了高分,卻讓我從此遠離「科學」》分享我在高中的時候,以為做習題與考高分就是學科學,後來很堅決地不走這條路,多年後才發現這是個誤解。

 

後來有一些網友留言,指出我這個做學生的當時也有責任:「BBC 科普紀錄片早就有了,建中二十年前就有和中研院的人才培養合作,建中更是少數照表進行實驗的學校。你沒有發現科學的真貌,也要怪自己沒好奇心,不要只說老師不好。」

 

說真的我是感覺稍有委曲,我檢討的是教學目標的問題,而不是責難這兩位教師個人。但他說的沒錯,在高中的時候,是我自己蒙蔽掉了各種可能性。那時候我打從心裡認定了,高分、考試、升學,這既然就是對的路,何必還要冒「歧路亡羊」的風險?古書不是都教我們要專心致志、鐵杵磨針、愚公移山、心無旁鶩…嗎?

 

事實上,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、體制之中,只要心中存著「天梯獨橋」的思維-認定了只有某條路、某學校、某方法才是唯一正解,從今以後不必向外探求,只要遵循這一套方針指引,就會走向幸福美滿的人生。如果你相信,那就慘了。若有人和你推銷這樣的說法,請你在心中默默地說:「呸,騙子。」(借了羅輯思維的梗)

 

 

抱持網絡多元式的教育態度

 

在教育課題上,我至今沒有發現無敵的神功。所有的判斷,都該依據具體的人、環境、目標來下決策,而這是一種態度與行動方針。

 

 

日前造訪暨大附中演講,和校長及老師深談,發現他們非常努力將外界視野帶入學校,學校也在改變中。圖為暨大附中一景。

日前造訪暨大附中演講,和校長及老師深談,發現他們非常努力將外界視野帶入學校,學校也在改變中。圖為暨大附中一景。

 

 

這個行動方針是指,對外,要儘量去接觸各種資源、材料、方法。客觀評判它們的價值。也就是說,我們要把自己放在一個知識的網絡之中,而不能只吃一個知識奶媽的奶水。現在,我們的知識網絡可以包括 Coursera, TED, Codecademy, BBC, 好學網,當然也包括體制內外的學校及老師。我們不必效忠於任何一個知識來源,無論他的知識多充沛多優良。

 

而態度是指,對於任何學習管道,我們都是在「效益」原則之下來使用它,而不是讓它來定義與評價自己。我們可以透過 Codecademy 學程式,如果你在多方試用後最喜歡它;我們可以看 BBC 記錄片學歷史,只要你在比較後發現是最適合的;當然也可以在體制內的學校中學,只要你知道要在其中學什麼。如果用某個方法,怎樣也學不好,該把它換掉,如果某條路怎樣都走不順,就換一條;不要讓學校或科目來認定自己是模範生或是劣等生。

 

我看過一些人,態度和方針是對的,他們在體制內學習,也極有創新精神和能力。他們曾經在有些壓力,有些死板的地方學習、成長、工作,但這個過程沒有壓死他們,反而讓他們更堅韌。因為他們的心靈面向無限的知識網絡,願意嘗試多元的目標、方法、內容,學校的水泥圍牆其實擋不住他們的學習。

 

反而,在任何所謂明星級、改革派的教育體制之中,信仰著某個知識來源、信仰這個體制是絕對正確的,這仍然是鬼遮眼的狀態。

 

 

資優班

(Q&A) 小學要不要遠讀資優班?

 

問:我的小孩,通過了提早入學檢定,早一年進入公立小學就讀,雖然年紀小其他同學一到兩年,但在班上仍然適應的不錯。在三十個同學裡頭排,成績都是第二、第三名。最近導師問我們,要不要讓他考國小的資優班甄試,這樣三年級就能到具有資優班的學校去就讀。

 

但是,因為我們住在郊區,設有資優班的學校,離我們住的地方,都要單趟 40 分鐘車程以上,塞車的話,更是不敢想。而我們的經濟能力,在高房價的今天,並不足以讓我們搬家……

 

留在原學校因為沒有智能資源班,可能就是在一般的班級中一起學習。我們夫妻倆都知道,其實資優班最難得的,是同儕的切磋。但同時也知道,一天耗掉一個小時半在通車,其實非常浪費。

 

請問宇程老師,您訪談過這麼多不同資質與不同訓練的學生,這樣的狀況,會給我們怎樣的建議呢?(女 31歲 新創公司 CFO)

 

答:(謝宇程)有時候,看似魚與熊掌的兩難選擇,其實是個假困擾:因為,市面上哪有那麼多真熊掌?靠近一點看,也許你會發現只是豬腳。

 

「是否要越區就讀資優班?」在思考這個問題之前,其實先要理清楚,這些學校用什麼方式經營資優班?這樣的經營,是有真實效益的「資優班」嗎?

 

 

不掛牌的真正資優教學

 

之前有分享過幾篇文章探討過在教學中,一些優質學校、認真的教師是如何啟發學生,歡迎重溫和參考:

 

 

文章中提到的 Alan 和 Sharon 提過他們在美國中小學讀的教育狀況。他們的小學中,沒有激烈的考試競爭,沒有不斷重複寫作寫與習題,許多老師將心力用在激發學生的思考。例如,語文課中也可以思考人際互動的方式、歷史課中可以培養多元觀點、用競賽和活動讓科學課程充滿活力。

 

即使他們就讀的班級沒有被冠上「資優班」,但在我心中,那就是真正的資優班,如假包換,而且不是集資優而教之,而是將學生教成資優。

 

 

資優班

教出真正的資優,應該是讓孩子對知識好奇並自主思辨。圖為某校圖書館中學生在下課時間討論和找資料。

 

 

資優班牌背後,落後扭曲的教育

 

相對的,我日前才和一個家長聊到他國小二年級的孩子,進入學校中「程度比較好、老師比較認真」的班級,也就是不掛牌的地下資優班,他的孩子功課寫不完,每次考試後都備感挫折,會為了考七八十分哭泣。

 

之前也和一位教授、一位高中老師,分別聊到資優班教育,轉述他們的想法給您參考。

 

這位教授被邀去評中學資優班的科展,他感到很疑惑:「海報上充滿的是超過中學生日常生活經驗的課題,也遠超過中學生所學的知識基礎,有些顯然是不知道由誰從一些博碩士論文中拼湊。雖然海報做得花俏,背稿也流暢,但是這就是我們科學班要達成的事情嗎?」

 

 

資優班

真正資優班難尋,掛資優招牌的考生培養班好找。圖為賣場中各式各樣的學科參考書,少見有啟發性的教材。

 

 

 資優班,創造贏家或是輸家的制度?

 

那位高中老師說一個有趣的觀察:

 

「某學校本來沒有資優班,是個不錯的學校。某屆之後換了個校長,新人新政要設資優班,於是把各班本來就用功的孩子湊在一起,讓他們更用功,當然有些人就更拼,但也有些資優班上後段的學生反而失落和放棄努力。

 

後來那些在資優班中成績很好的學生,後來有什麼了不起的成就嗎?也未曾聽聞。更糟的是那些沒有分進資優班的學生,他們自動在身上貼上『二流學生』標籤,許多班級的士氣與向心力嚴重惡化,對學校的認同感,對學習的態度都大不如前。」

 

 

是名牌或假貨,要聰明看清楚

 

請先和這些學校的老師談談,了解這些資優班的招牌背後,是什麼樣的教育實質。這些學校的資優班,真的是在啟發孩子的思考、心智,還是一個提早將孩子塞入考試、填鴨、表面工夫的扭曲體系?

 

同時,也請和您住家附近的一般小學的老師聊聊,我認識許多非常優秀的教師,用極前進的方式教學,他們都在普通學校的普通班級。

 

在台灣買任何東西,標示和內容物常常不一致,早已不是新聞。在教育方面也許相同;幸運的是,您用心用腦就可以查出包裝漂亮的假貨,也能發現外觀樸素的良品。也許,您根本沒有面對進退兩難的取捨。

 

 

(Q&A) 家長要成績、學生要玩樂,在學習上如何找到交集點?

 

問:身為一個教師,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教育現在的中學生呢?一邊承受家長對於成績的要求,另一邊要面對學生對於學習的不在乎。(37歲 男 補習班老師)

 

答:(謝宇程)謝謝您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問題:到底在教育這件事情上,學生和家長的期待有沒有交集點?真的是一個要成績,一個要玩樂,兩者總是鬥爭衝突嗎?我不這麼悲觀。

 

家長需要的是成績這個數字本身嗎?或者家長期望的是孩子未來的快樂、幸福、地位、受尊重…而他們誤以為成績是引向這些目標正確的而且唯一的路。

 

學生真的對任何的學習不在乎嗎?或者,是我們對他們想學習的事物不在乎?是否我們沒有認真看待可能更適合他們的學習方式?

 

 

父母不能永遠為兒女駕駛,兒女總有一天要為自己掌舵,但是雙方的目標卻不會是矛盾衝突的。

父母不能永遠為兒女駕駛,兒女總有一天要為自己掌舵,但是雙方的目標卻不會是矛盾衝突的。

 

 

並不是家長總是錯,學生永遠對。而是家長和學生都該對現況有更廣的理解,看清楚彼此的真正意圖,也許會發現彼此可以有共識。

 

 

父母需要了解社會環境的新局與趨勢

 

現在,經濟、產業、社會的形勢和過往不同,而且快速變化;學校的教育制度與方法沒有跟上(有在緩慢地轉變中),許多家長更沒有意識。對您的補習班而言,這也許是一個做大事的契機,更是一個獲利機會。

 

在我的前一本書《做自己的教育部長》之中蒐集了各種現象,說明了現在求取高分、成績排名,不是追尋美好人生唯一的路途。我在新思惟的文章,和我接下來將出的書,也持續在討論:所以,怎麼辦?

 

其實您可以開辦給父母的講座,為他們提供跟得上時代的教育策略。這就看您如何定義自己的事業,您經營的私人教育機構,也可以是教育啟蒙基地。

 

 

親子對話找出認同的交集

 

關於受教育這件事,若是追到根柢,父母和子女目標應該相近,不可能絕對衝突,父母希望子女有好的人生,兒女本身難道不這樣希望嗎?重點只在於方法、過程,而這些都是可以權衡、溝通的。

 

您的補習班除了可以開辦針對父母的講座,也許可以模仿《爸媽冏很大》這個節目,扮演父母與兒女溝通對話的橋樑,讓雙方了解彼此的真心話,基於共同的目標,找到彼此能接受的手段。

 

上述教育前瞻的講座、親子對話,其實都是我正在準備規劃的服務,預備明年初出書後推出。好事不怕更多人做,若新思惟的朋友們要借用我的商業方案,歡迎。(眨眼)

 

 

親子的溝通橋樑,不只小時候要搭,長大後也要保持堅固及暢通。

親子的溝通橋樑,不只小時候要搭,長大後也要保持堅固及暢通。

 

 

教育和人生,權限與責任不可分割。

 

年輕人的成長過程,常經歷一種吊詭-子女最終承受生命的結果,對生命重要事務卻少有決定權。這種承受後果卻受制於人的無力感,常常導致子女對一切事務的消極態度。

 

在不變的情勢之下,可以依社會共識找出最佳目標,依經驗畫出最佳路徑,衝得快的就勝利。但是在變動的環境下,今日的最佳目標,三十年後可能崩壞,甚至可能消失;今日的最佳路徑,可能沙漠化、沉入海中、被峽谷阻斷…。

 

在一個快速變遷的情境下,子女的受教過程是要不斷地快跑搶先嗎?或者,更應該全盤了解局勢,並且練就因應變局的能力,無論游水爬樹都能快速學習的信心?

 

父母需要體認到,未來的局勢和今日不同,愛子女的方式需要和過去不同,孩子過人生的方式要和過往不同,想要「為兒女全盤安排妥當」,註定會帶來不妥當的人生。

 

 

學習社群

教育現場:未來教育的樣貌

 

講者:謝宇程 研究員

 

在過去的六十年,台灣的很多事物,不僅數量改變,連模式也變了兩翻。

六十年前還有人力車,現在,人力車消失變成汽機車,現在高鐵和捷運又轉變了我們的交通模式。

 

六十年前台灣幾乎沒有「旅行」這個概念,後來出現旅行社讓人組團出國玩,不但出國旅行是常態,愈來愈多人成為背包客,自己搭飛機找旅館。

 

 

六十年來,不變的教育現場

 

六十年來,量有變,基礎模式卻是一樣的 ── 小學、中學、大學;小考、段考、升學考;法定課程、課綱、教科書。

 

六十年來,所有六歲到十八歲的孩子都是早上七點半前要到校,打掃自習、上午四堂、下午四堂,有些留晚自習,有些補習。所有的同學、課程、老師是排定給你的,不能選、不能變。

 

數十年沒有大變動的教育與學習景貌,未來會繼續複印下去嗎?

 

同班同學幾乎都是同樣年齡,雖然彼此之間其他的方面都不同:興趣不同、學習能力不同、性格與愛好不同……

 

但是,老師卻要對所有學生教同樣的科目、教同樣的內容、用同樣的進度;沒學好,就被定義為比較「笨」。在某時某刻,不想上某門課、不喜歡某個老師,因心情不好不想上課的學生,就被定義為「壞」。

 

學生在隨時隨刻,行動作為,身體在哪裡,腦子想什麼,嘴巴說什麼話,都要符合一個被定義的「常模」。這件事在台灣,六十年前如此,今日亦然。

 

 

大膽地想像,未來後教育現場。

 

未來的教育現場仍然如此嗎?我認為,顯然不會。我心中有一個教育的景像,也許六十年後會發生,但是更可能,更早就能達到……

 

─ 小美的一天 ─

 

星期三,十四歲的小美七點起床後,和哥哥以及朋友們在河濱騎半小時的車,打了羽毛球,回家先洗澡吃飯。

 

九點時,她打開網路上的數學課程,看當時全世界最著名的數學老師教生活中的數學與物理,聽不懂的,她倒帶再聽一次,或是搜尋關鍵字找資料。累了,她去和小狗玩一會兒,然後繼續看。

 

十一點,她到附近咖啡店,坐進十來位年輕人之中,這些年輕人有些比小美大,有些比他小。他們自發相約,來討論數學與物理的線上課程,出難題給彼此做,並討論新學到的知識可以如何運用在彼此的專案上。

 

沒錯,專案!小美現在和另幾位朋友,一起開發一種新的晒衣架。他們寫程式運算,看設計的書、學物理和數學,一起在研究晒衣架如何最輕、體積最小。
 

 

學習社群

圖 / 某公司同仁,下班後自發的英文精進學習社群(公司有補貼鼓勵)。這樣的學習,可能更早成為常態?

 
 

小美會從書上、錄音檔、影像檔上看知識。但是她同時選擇參加有指導員的學習團,這些指導員的年紀從十七歲到六七十歲都有,但都是小美喜愛、信任的類型。小美、父母也和指導員們隨時線上互動。這些指導員,每個人也都是學生,因為他們也還在學一些東西,從知識的到生活的。小美很擅於舞蹈,她想,過幾年也許她可以為小小孩子開一個舞蹈班,這件事可以賺點錢,而且是溝通、表達、領導力磨練的機會。

 

 

未來學習的三原則:自由、極致、社群

 

小美的學習樣貌,我還可以一直寫一直寫。但是,也許不必。因為聰明的讀者大約已經可以看出來那個時代的學習特色:自由、極致、社群。

 

未來的學習方式,很可能是自由的,「在什麼時候、用什麼材料、學什麼科目、進度該如何,都能夠自己選。」在網路上,所有學生閱聽一流的知識性課程,沒有人浪費時間在劣質授課。並且,我們可以找自己喜歡的人一起學習,找合適自己的人來指導。

 

為什麼未來的教育會往這個方向走?以下,讓我來說明。

 

 

延伸閱讀:

 

 

以小勝大

富裕家庭培育子女的關鍵重點 — — 克服挑戰、找目標

 

講者:謝宇程 研究員

 

系列前文:

 

富裕的家庭教育孩子有其特殊的難處,不是拿錢砸就可以堆出有成就的下一代。許多富裕家庭以送出國、讀私校、全面保護為教育原則,其實並不見得是完整、長期的解方。在上一篇文章之中,提出了「給榜樣」是教育裕家庭子女的重要課題。另兩個重要課題,在本文中討論。

 

 

經歷艱險靠己力取得成果

 

以小勝大

《以小勝大》作者 Gladwell 指出,自信的來源是面對危險的經驗。

 

在二戰的史料中顯示,倫敦人在被轟炸的日子裡,不但繼續日常的生活,而且反而對戰爭愈來愈有信心。葛拉威爾的名著《以小勝大》之中,他基於這個現象指出了一個關於教育的重要原則「自信不是來自於安全,而是來自於面對艱險的經驗 ── 克服艱難的挑戰、穿過危險完成任務。」

 

如果富裕家庭要有一個教育信條,它應該是「殺不死你的,使你更強壯」。如果孩子想做一件有些難度和危險的事情,別急著阻止他。和他討論,如何克服困難,如何控制危險,如果真的受了些損傷,這正是面對與學習的機會。

 

曾經訪問過 AppWorks 之初創投的合夥人 ── 林之晨,他出身於很優沃的家庭,但他高中大學時代,需要到快餐店當服務生、用兩百度的油鍋炸雞,來賺取生活費。林之晨說他要想辦法面對危險,保護自己,並且在和不同成長背景的同事相處。這段艱難的時間給他極好的心智、能力鍛鍊;當他體會到「千金難買少年窮」,他反而因這段經歷感謝他父親。

 

 

找到值得投身努力的目標

 

很少人比巴菲特更有資格被稱為「富爸爸」,而他的三個孩子都平安長大,而且各自發展長才,開創事業。這是幸運嗎?我們可以發現,巴菲特的兒女有一個共通特點「很早就找到自己的目標。」

 

長女 蘇珊.巴菲特,很早就投入人道公益事務,長年獻身於公平貿易、愛滋病照護等課題。次子 哈沃.巴菲特,熱衷於企業經營,23 歲就承租農地經營產銷,日後也利用事業收益,支持研究和保育的工作。幼子 彼得.巴菲特,終身投入音樂創作,努力不輟,在 1999 年因為紀錄片配樂得到了艾美獎。

 

擁有許多資源但無目標,很可能像失控的跑車,最終釀禍。目標不但是未來成就的指引,而且引發孩子自愛自重、克制衝動的力量。巴菲特的孩子們不必為錢財、資源、地位擔心。只要他們有目標可以全心追求,不但創造自己充實的人生,而且也為世界增進了美好。

 

 

榜樣、挑戰、目標,來個模擬考

 

上述的說明,也許有些人認為有點抽象。對台灣讀者而言,似乎許多事沒有化為考試的形式,就沒有辦法理解它的重要性。那我們就來模擬一場考試。當你的孩子十八歲的時候,給他這三個問題:

 

  1. 有沒有哪一個人(或一些人),為你的人生未來提供了深刻的啟發,他(們)讓你體認到哪些人生的重要功課?
  2. 如果現在,你失去了家庭任何的支持,你可以在社會上存活,甚至闖出一番成就嗎?你要怎麼做?
  3. 在這個人生之中,你想用自己的才幹達成什麼,想要為自己和世界帶來什麼?

 

這些問題,他們是否已經深思熟慮、探索思辯過,是否是根植於世界的現實,而非妄想、猜測、學校與社會的灌輪?是否因為心中早有答案,所以能快速回答,並很有自信地陳述?這些問題的答案,真正顯示了一個十八歲孩子所接受的教育品質。

 

還在鑽營學歷、分數、名次嗎?這些都是過眼雲煙。幫助孩子在上述至為重要的課題上,找到深植內心深處的答案,才是他們極需要的教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