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籤 知識 下的所有文章

(Q&A) 如何正確、快速、有效的整理知識與累積經驗?

 

問:如何正確、快速、有效地持續整理知識與累積經驗,讓個人與師長們都能夠教學相長,學以致用?

 

答:(蔡依橙)很多時候,我們在網路上看到好評論、好新聞,轉貼到 facebook,與朋友一起分享。但過陣子,想找卻找不到了?

 

於是,我們開始希望,如果能有系統的整理知識、整理任何看過的東西,該有多好。

 

很多人推薦使用 evernote,但我的使用經驗並不是很理想,手機到晚上也常沒電,個人目前並不是很推薦這樣的方式。

 

所以,我乾脆都不記錄了!(喂)

 

不是真的不記錄,而是讓 Google 跟網路替我記錄。

 

因為我所閱讀的資訊來源,是挑選過的,用心經營的網路媒體,他們在 Google 的權重上都很高,只要輸對關鍵字,都可以找到。

 

例如:我很久以前看過一篇 Mr. Jamie 所寫的,有關 MVP (minimum viable product) 的文章,使用「mr. Jamie mvp」打進 Google,就能在第三個結果看到。

 

01_mvp

 

 

又如:我記得好像看過一篇,facebook 重新改寫 php 執行引擎,讓效率大幅提升,過程曾經把三個工程師關在房間裡頭,直到突破技術瓶頸為止。使用「facebook php 工程師 關 三人」去搜尋,就能找到「facebook 的駭客之道」一文。

 

02_facebook

 

 

我現在的作法,就是拼命的閱讀,記住關鍵字,然後把整個網路,當成我的 evernote。

 

而 facebook 分享,並與朋友們討論,就是我「教學相長」的方式。

 

 

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工作人員合照

自學創業

 

講者:蔡依橙 醫師

 

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工作人員合照

 

決定離開臨床醫療,開始自己的事業已經一年了,很幸運的,我們還在,而且規模略有擴張。很多朋友問,我離開醫院前,作了哪些準備,在此一併整理回覆。

 

 

管理學的道理

 

創業,是個非常大的主題,也沒有書可以讀。很多管理學的書,在你一點經驗都沒有的時候,聽來就像「屁話 大道理」,頭頭是道,但空洞乏味。不是說管理學不好,而是因為這是一門實踐的學問,道理其實是歸納出來的,完全沒有經驗的人不能理解,所以實用性很低。

 

閱讀上,我建議從 Mr. Jamie 開始,他的網誌整理了非常多的資訊,將國外的最新創業觀念統計數據引進台灣,並加入自己的看法與觀點,讓我學到很多。創業前,你至少要知道什麼是 MVPpivotproduct-market fit,相關資金控管思考能力的文章,也非常重要。

 

簡單說,我建議你把 Mr. Jamie 網誌上,「所有的文章」全部唸完。我沒有誇張,就是「所有」。看完後,你可以有不同的意見,但這絕對是重要的起點。

 

啊,你問 Mr. Jamie 是誰?嗯,得到一個關鍵字,就去把他弄懂,是創業的重要能力,這功課留給你作囉。

 

 

專業人才創業的典範

 

第二個你需要「全部唸完」的,是 XDite 的 smalltalk 網誌中,所有有關「創業」的文章。這是一個年輕人,從出社會拿到第一份薪水開始,就持續尋找創業可能。他的文章中,很真誠的分享了許多職場上人家不會公開跟你講的事,例如:怎樣讓自己的薪水提高?怎麼做好創業前的準備?怎麼報價?怎麼安排人力。

 

雖然他是網站開發者,但所說的經驗跟道理,都可以應用在各種不同類型的微型創業上。這麼說好了,如果你不能從其他職業者的創業經驗,去歸納、整合進自己的知識體系,那我建議您還是領薪水就好。因為這表示,您對跨領域知識的吸收與應用,還需要很多鍛鍊,偏偏,這卻是創業過程中,最重要的技能。

 

 

內部創業練練兵

 

如果你想磨練這樣的跨領域學習與思考能力,在醫療環境裡也能做的。以我來說,開使用電腦斷層做先天性心臟病時,沒有任何書籍可以看,所以,我是自己下載有關醫學物理的論文,瞭解電腦斷層各種參數與物理特性,然後打電話給書商,請他寄給我台灣最多人買的「兒童心臟科」、「先天性心臟手術」的教科書。做為一個放射科醫師,我整合醫學物理的新知識,並閱讀兒科、心臟外科的書,發展出全新的技術體系。

 

也就是說,從嘗試理解別人所做的事情開始。假設你是個胸腔內科醫師,能不能直接閱讀胸腔外科的教科書,瞭解各種手術的困難點。假設你是個麻醉科醫師,能不能閱讀心臟外科的教科書,理解哪些動作會使得患者血壓瞬間降低。

 

這其實就是「內部創業」的訓練,學習理解上下游供應商的各種困難,並有效溝通、管理流程,達致更好的結果。

 

 

用觀察深化思考

 

當你作了以上功課之後,對於商業模式,以及價值創造應該開始會有些概念。最後的終身學習,是觀察生命中所有的商業模式,並思考他們為何成功、為何失敗?

 

為什麼我今天看電影,會想去老虎城的華納威秀?為什麼逛百貨,卻會想去新光三越?這些選擇背後的原因是什麼?他們怎麼在不知不覺中,讓你快樂消費?

 

同樣的,當你去 UNIQLO去香港迪士尼看連勝文參選謝金燕的跨年表演,都可以嘗試做深度思考,逐漸訓練自己「看透事情」的能力。

 

你可能會懷疑,這樣碎片化的大量知識與思考,最後真的能夠彙整成一個適合創業的知識體系嗎?

 

可以的!想想我們念醫學系的時候,大量的共筆與考古題,其實就是碎片化的知識與思考,但全部的東西進到大腦,我們自然會為他產生關連,逐漸融會貫通。事實上,這個網路時代,最需要的能力,就是從碎片化的資訊中,萃取出完整的思想體系,進而採取行動。

 

原來我們在大學時代,已經徹底訓練過了!我可以,你一定也可以!

 

 

電腦遊戲世界也能學習溝通與領導?

 

講者:謝宇程 研究員

 

系列上集:電腦遊戲也可以成為優良教材?

 

在我小時候,第一次玩過電動玩具是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,父親買了一台遊戲機給我,我開始瘋狂玩超級瑪利 ─ 但是每到第五關就跳不過一個極寬的峽谷。

 

幾天之後,或許因為我弟生氣我不陪他玩,或是我霸佔遊戲機不給他玩,總之,他拿剪刀將遊戲機遙控器的線一刀剪斷了。

 

既然只打得到第五關,再也前進不了;既然因為衝突導致遊戲機被弄壞,我也沒興致再玩,甚至沒拿去修。自此,我留下「電動遊戲也沒什麼好玩」的印象。台灣之後流行過的電腦遊戲,我都沒有參與。在朋友聊遊戲的時候,我不作聲;同齡男生一起打遊戲的時候,我自顧讀書、寫作業。

 

TonyQ 則相反,他整個高中都在玩遊戲、管理遊戲討論版。十幾年後,我們兩個人如何呢?

 

 

pic103

我曾經是知識宅,是兩年前開開始學習演講和活躍。圖為我近日演講時的照相。

 

 

曾是個做好自己的事即可的「知識宅」

 

大約 30 歲前,我都是獨來獨往的人。高中、大學、研究所,一路讀書都是「做好自己的事即可」。從學校到工作,都不要求我站在人群面前,甚至工作文化也認為,太「招搖」是不好的。因此我在 30 歲時、演講發表、溝通領導的能力都沒有開發,甚至可能比 20 歲時更退步了。

 

相對於「電動宅」,我應該是「知識宅」,然而社會對這種「宅」並沒有太多的批評或擔憂。在 30 歲的時候,我自己覺得生命受到太多框限,才跳出來重新發現自己、突破自己。

 

 

當「知識宅」遇見程式社群領袖

 

當我(32歲)和 TonyQ(28歲)接觸時,我不禁暗自比較我四年前和他的高下。

 

28 歲的 TonyQ ,已經是網路社群之中的領袖之一。他不只在技術社群中常常發表演講,他在柯 P 的選舉團隊中也扮演了資訊方面的要角。和他談話時,他沒有多數 28 歲年輕人的輕浮青澀;個子雖小,卻異常沉穩自信。

 

我暗自疑惑:我在當知識宅的時候,他也在當電玩宅,為什麼 28 歲的他不是我們印象中羞怯而拙言的宅男?

 

 

從管理遊戲論壇學制定規則與協調

 

原來,TonyQ 從開始就不只是遊戲玩家。他在高中的時候,接下了巴哈姆特上最熱門討論版版主。討論版在高峰期每天發四千到五千篇的文章,動不動就筆戰,所以版主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。在沒有人要當版主的情況下, TonyQ 把擔子接下來。

 

TonyQ 說,擔任版主期間,每天要看數千篇文章,刪除不當發言,處理筆戰雙方,進行私下協調。在網路上,表達只透過文字,和面對面溝通不同,許多細節更要精準拿捏。雖然只透過文字,但情緒表現比見面時更不留情 ─ 他常常上一秒刪文,下一秒就收到一串髒話的信件。

 

因此,雖然沉浸在遊戲裡,他卻在溝通、說理、協調、制定規則等方面快速成長。他要保持絕對中立,獲得網民的信任,否則鄉民隨時會洗版暴動、人肉起底;他要制定眾人能遵守、有利社群的規則,並在執行時剛正不阿;他要和其他意見領袖拉好交情,在爭端的時候,才不會烽火四起。

 

 

任何事物都可以是學習的開始

 

版主之故,他發文量極大,思考速度和打字速度都愈來愈快,而且都要有縝密的論述、中立的態度。高壓管理環境當中,他學會複雜的溝通領導技巧,這都成為他才能與優勢的重要一部分。

 

當然,我們能說,不是每個在玩電動遊戲的人都在高速、有效地學習,許多也都沒有被啟發寫程式的能力。至少現在,我還不會普遍把電玩視為必然的好教材。

 

但另一方面,如果哪個年輕人已經沉迷上電玩,我們也不見得要認為他毀了、浪費生命了。也許,我們可以引導他從中有所學習,就像 TonyQ 曾在遊戲中的學習一樣 ─ 甚至最後,涵蓋了溝通與領導的領袖技能,也是可能的。

 

 

電腦遊戲也可以成為優良教材?

 

講者:謝宇程 研究員

 

當許多人問我是否打電動的時候,我通常很自豪地說:我不打。這樣的心情,可能會類似別人問我有沒有酗酒、有沒有咬檳榔一樣。直到最近,我對於電動遊戲的評價,愈來愈無法和過去一樣單純負面。甚至,我有點懷疑,如果過去多打些電動遊戲,也許某些方面會表現得更好,尤其是:程式設計。

 

我在大學修過程式設計課,那門課我表現得極差,在我的學習歷程中從來沒有過,讓我極為挫折,自此離程式遠遠的,再也不敢碰。這個經驗也讓我對優秀的程式工程師感到好奇:這麼辛苦、困難的一門技術,他們是怎麼學的?為什麼會對程式感興趣?

 

他們常給我一個答案:電腦遊戲。

 

原來,電腦遊戲可以帶給人有益於生涯的成長 ─ 我一開始難以想像。雖然和原本預期不同,秉持科學精神,我還是將這些現象記述下來,供大家參考。

 

 

資訊業入侵所有領域,學習程式日益重要。學程式可以怎麼開始?也許是,電腦遊戲?

資訊業入侵所有領域,學習程式日益重要。學程式可以怎麼開始?也許是,電腦遊戲?

 

 

爭取遊戲好成績 → 研究程式碼

 

Mosky 才大約 23 歲,但在 Python 語言領域已經相當知名,是台灣走在技術前緣的專家之一。電腦遊戲(甚至不是益智類、也不是為了程式教育而設計的遊戲)正是讓她燃起興趣的原因之一。

 

在她國小時,很流行線上遊戲,經過同學的介紹,發現可透過修改線上遊戲的執行檔,連上別人的私人伺服器,來玩別人所設計的故事與設定,但這必須經由改程式碼才可以做到。

 

當時她只是按別的玩家在網誌中的教學一步步進行操作,也不懂自己在改些什麼,但卻成為她進入程式世界的開端。(私人伺服器是不合法的,其實並不是理想的程式學習起手式。)

 

 

角色扮演 →  觀察社會、參與群體

 

TonyQ 是另一位非常年輕的程式高手,但是閱讀他的文章,會發現他的思緒縝密、高遠、成熟 ─ 我原來猜是一位 45 歲左右的人,後來見面時才知他現在才 28 歲上下。而刺激他思考發展與成熟的原因,不是哲學書籍,不是通識人文課程;據他說,是因為電腦遊戲。

 

 

pic 102

資訊展的時候,電腦遊戲區的攤位極大,人潮不斷。我們該為此感到非常憂慮嗎?

 

 

自幼父母離異,負責照顧 TonyQ 的父親忙碌,因而他早年的時候並不擅長和人互動,甚至因為不擅與同學相處,受到排擠欺侮。後來,讓他學會和人互動的工具正是角色扮演遊戲。

 

TonyQ 說,遊戲之中也是個社會,雖然有遊戲架空設定的規則,但在其中玩的都還是真人,都帶著真人全部的複雜性 ─ 貪心、善良、殘忍、想交朋友、想出風頭……等等。而在遊戲中,人們的行為更為快速、直接、明確 ─ 例如合作奪寶,結果出賣隊友獨吞。

 

 

電腦遊戲不見得是浪費時間

 

TonyQ 整個高中,幾乎是在遊戲之中度過的,但是這並不是浪費時間而已。他透過遊戲這個機制 ─ 不斷地觀察他人、與他人線上交談、與他人合作和競爭……等等。在這個過程當中,他慢慢補足自己對人的了解。

 

電腦遊戲不見得是浪費時間,不見得是讓人變宅、變得不善社交。透過電腦遊戲開始學程式的人很多,透過電腦遊戲交到(頗為真誠的)朋友,其實都不是少數,TonyQ 和 Mosky 只是案例之一。

 

對了,TonyQ 從電玩中學習的歷程,還有一半我沒說完。他從電腦遊戲的世界中學了一件我們都會覺得很有價值的事:溝通與領導。你信嗎?

 

系列下集:電腦遊戲世界也能學習溝通與領導?

 

 

探索生活

(Q&A) 歐洲式「學齡前」教育,有些什麼特點呢?

 

問:兩個小孩,一個即將滿 3 歲,一個即將滿 3 個月。在這裡也獲得許多,但版上文章討論的教育內容多針對較大年齡的孩子,請問有關「學齡前」教育,有些什麼樣的叮嚀呢?(36歲 女 主治醫師)

 

答: (黃世宜)學齡前教育的重點,顧名思義,就是學校之外的生活。換句話說,生活包括了生活感知、生活習慣、生活安全等三方面,就是學齡前教育的重要目標。

 

探索生活

讓「學齡前」孩子探索生活

 

 

(一)生活感知

 

也就是情感教育。這一段時間的孩子尚無法用繁複語言文字來表達自己,往往訴諸情緒與直覺來表達自己的需要。

 

我的建議是,在這一段時間,讓孩子儘量抒發自己的情緒與感性部分,不要試圖壓抑孩子的表達,藉著大量的遊戲與運動(如:美術勞作、音樂、玩球),幫助孩子建立起一個概念,就是,要懂得尊重自己的感覺,要懂得欣賞自己的感知,這樣可以打下孩子未來獨立思考的基礎。

 

比如,當孩子看到一部喜歡的卡通而開心地大笑,就讓他盡情大笑,然後接著問他是看到什麼?為什麼笑得這麼開心?用引導式的問題,讓孩子慢慢認識自己的情感與愛好。有了學齡前的認識自己,用感性打下信心的基礎,在學齡後才能用理性的知識慢慢加高批判邏輯的積木,成就自己獨一無二的城堡。

 

 

(二)生活習慣

 

為自己負責的生活習慣,往往是學齡前教育經常被忽略的重點。但其實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。因為生活習慣,如守時概念,自理概念,都會影響到學齡後的知識學習。一個懂得守時跟自理的孩子,在以後上學之後,就會懂得自己規劃合理的功課與休閒比例,也不需要家長和老師督促,自己會漸漸學習為自己學習負責。

 

具體實施細節,可以讓學齡前孩子練習自己吃飯,自己練習穿鞋子,自己練習穿衣服,自己養成定時上床起床的習慣。這一些都是看似平常的生活小事,但其實都屬於教育的一部份。

 

 

(三)生活安全

 

學齡前的孩子非常稚嫩,一方面要放手讓他們自己來嘗試自理,但一方面仍要注意基本安全,尤其您的孩子才三歲左右。比如雖然讓孩子自行進食,但最好在旁邊看著,而不是完全讓他一個人吃,以避免噎到或嗆到的危險發生。又比如放手讓孩子玩球,可以跟孩子解釋不可以在樓梯口或是巷口玩球,讓孩子理解可能發生的危險,並學習自己評估並且預防危險發生,這也是學齡前教育很重要的一環。

 

寫到這一邊,您可以發現,在學齡前階段,我完全沒有強調知識的學習,完全以生活為重點。這是因為生活本身其實是更豐富更基礎的教室,打好學齡前的生活認知,對學齡後的知識學習銜接有直接關鍵的幫助,而這也是歐洲學齡前教育的特點。

 

 

素養教育 / 教養深度對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