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:蔡依橙

shoes

(Q&A) 如何在實習教育的過程當中,培養未來實用的能力?

 

問:如何在實習教育的過程當中,培養未來實用的能力?過去學習成效不佳的學生,在實習教育中應做的改變?(25歲 實習醫師)

 

答:(蔡依橙)恭喜你,你真問對人了!XD

 

shoes

暑假,大家都回家了,留在宿舍的補考大隊,白天念念考古題,晚上還是去打撞球。大學時代的我,實在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,但進醫院後就不一樣了……

 

我在進醫院之前,完全對課堂沒有興趣,去上課幾乎都睡著,睡眠品質又不好,後來乾脆只要是大堂課,我就翹。當然,這是有代價的,從大三開始,我幾乎每個學期都在補考。

 

因為通識跟研究所的課修的不少,且分數高,所以畢業時,全班 120 個同學,我還有 85 名,總平均好像還行,但「主科」真的不好。

 

但我在見習那一年,忽然對醫療有興趣了。因為進到醫院後,我看得到真正的患者、真正的醫療影像、真正的病歷,而這些東西激發了我的熱情,所以就開始了「很不像一個常補考的第 85 名同學」的學習歷程 XD

 

這個故事,請見「善用時間與資源,最大化學習效果:以實習教育為例」。

 

後來我的醫學之路成績,請見:個人履歷

 

 

(Q&A) 是否會想要兒女走醫療一途?給他們的建議是什麼?

 

問:現今醫療環境下,你是否會想要兒女走醫療一途,或是如果他們有興趣走的話,你給他們的建議是什麼?(36歲 醫學中心 醫師)

 

答:(蔡依橙)這是個很常見的問題。通常,如果說「會」,就會被酸「你自己還是覺得醫療很好啊」,如果說「不會」,又被酸「說謊啦!假話啦!有那麼差嗎?」

 

我認為,這些網路上常見的反應,都忽略了時間的縱深,以及社會的複雜。

 

 

時間縱深

 

回頭想,我們在 18 年前的 18 歲,考聯考的時候,知道台灣醫療會是這樣嗎?不知道。

 

那麼,我憑什麼去幫小孩預測,18 年後的他們,應不應該走醫療?

 

說不定 18 年後的台灣,健保大幅修改,已經跟我們今天理解的困境不同,總額消失、適當引入市場機制,一片生氣蓬勃!當然,我們都覺得這機會不大 XD

 

所以,我不會替小孩做決定的。或許我會陪著他走、跟他一起去看他想看的世界,但這個決定,還是他自己得替自己負責任。

 

 

社會複雜

 

出國多次,認識許多國際友人後,我才開始理解產業化、價格訊息、定價權、市場機制等觀念,也才深刻理解台灣現今的醫療問題。

 

也就是說,我們現在遭遇的,其實是台灣這個非常獨特且怪異的地方,所產生出的獨特狀況。如果我的小孩真心喜歡醫療、不在目前的台灣執業,也做好了各種法令與環境調查,我一定會祝福他的!

 

 

實際建議

 

如果我的小孩真的有興趣,我會告訴他,「醫療還是一個很感動人的學門,我永遠記得那些親手救回來的生命。醫療科學,學問增加的速度也快,是一個很適合年輕人去奔十年的行業。但記得,全世界的醫療都是政治高度介入,但給予市場機制的寬容度則相差甚大,至少你需要認識一下新加坡與台灣兩個極端,認識一下世代與資源的現況。然後,就努力的耕耘十年吧!」

 

 

近期課程

 

 

iPad_heart

(Q&A) 是否可提供跨領域整合知識的方式?知識學習的策略?

 

問:

  1. 跨領域整合知識的方式。
  2. 知識學習的策略(該學甚麼 如何學習可以在工作上有最好的 ROI) (29歲 女 會計師事務所 顧問)

 

答:(蔡依橙)我們這個世代,剛好面臨觀念的轉換,所以一些過去常見的問題與解答,現在似乎必須重新定義。

 

您所提的兩個問題,二十年前,我們唸書的年代就已經很夯,但現在還是有人會提,為什麼?因為以前我們聽過的答案都不適用了!

 

iPad_heart

與傳統放射科的學術領域相比,我所做的「心臟電腦斷層」是跨領域的全新主題,橫跨醫學物理、輻射生物、工作站操作與管理、量化影像、心臟學…等。與其被六個領域嚇倒,不如直接開始學,遇到什麼學什麼。圖 / 心臟電腦斷層判讀結果,經處理與傳輸後,於 iPad 顯示,方便與患者溝通說明。

 

 

領域的邊際模糊中,新領域出現太快。

 

過去思考跨領域,是我念了資訊畢業後,再去念會計師,跨領域的學歷、跨領域的工作。但現在世界變化太快,如果不是非要「那張政治力保護的證照」,其實根本不需要進入主流的教育體系。

 

Zuckerberg 難道是先去學資訊,然後學了社交工程,然後學了伺服器維護,接著創辦 facebook 嗎?您可能也看過 Social Network這電影,我們都清楚,他是邊做邊進化的。

 

Elon Musk、Bill Gates、Warren Buffett 也都不是,他們都是邊做邊進化的。

 

很多人會說:「Warren Buffett 是 outlier、是異常值,不是我們一般人可以學的。」我都回答:「那就有趣了。為什麼說到買股票的方法的時候,大家又學他、又看他的書,又認為他的價值觀是對的,應該學習呢?」

 

其實,「跨領域」已經不是問題。因為這個世界出現「新領域」的速度太快,我們應該在腦中除去任何我們自己對知識所設下的疆界,追尋自己的熱情去學習,當我們不去定義領域,就不存在「跨領域該怎麼跨」的問題!

 

 

學什麼,在工作上有最好的回報?

 

同樣的概念,其實「如何讓學習,在工作上有最好的投資回報」,這問題最根本的,其實是「工作上」,如果我們期待讓上司肯定、讓公司需要,那自然應該去問上司、問公司。

 

但就像賈伯斯說的:「其實消費者的需求,是問不出來的。他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,除非你展示給他們看。」您所身處的公司,非常龐大,面對的危機與挑戰也非常多,如果他們都不清楚兩年後可能會遇到怎樣的衝擊、需要怎樣的人才,何況是做為員工的我們呢!

 

所以,您對什麼有興趣,就學什麼吧!用熱情,才學得深、學得久、學得精髓。而當你的能力夠好,對組織能產生加成效益時,主動爭取更高的職位、更大的挑戰,「展示給他們看」吧!

 

我在 A 醫院服務時,因為主管職務已經過飽和,很多可以升主管的人,被擺到真該有人發展的業務,卻只能開出「任務編組」的書面缺,也就是,要作事,但沒有對應的薪水與銓敘,只給你重刻一個印章。

 

在那樣的環境裡,學習領導、學習分配資源、學習策略思考,是沒有用的,因為我太年輕,升遷機會微乎其微。但我就對這有興趣,所以自己辦活動自己開創新領域自學團隊經營走向世界

 

幾年後,A 醫院一樣沒有升遷的可能,但因我已經準備好,也有許多客觀成績,所以就到了 B 醫院體系,擔任兩家醫院的放射科主管,領導 55 個人

 

所以,就準備您自己最有熱情的領域吧。畢竟,時代變化太快了。

 

 

VGHTC

(Q&A) 如何在崩壞的醫療體系與病人需求中,創造雙贏?

 

問:醫療系統是在崩壞沒錯,我們是在血汗醫院中被虐待也沒錯。但是在我們持續努力爭取更多合理的權益當中,我們如何還是能願意多少也瞭解一下,病人或者病人家屬到底在想什麼,他們真正的需要在哪裡?如何創造雙贏?(醫學中心 科部主任)

 

答:(蔡依橙)這是個系統性問題。「系統性」我常說,但往往 facebook 沒辦法好好解釋,今天我們就來把這事情講清楚吧!

 

VGHTC

想瞭解目前醫療業的困境,要從更大的框架來看。
圖 / 台中榮總第一醫療大樓。

 

 

問題的根源

 

台灣的醫療,因為健保設了總額,以目前的服務量來說,做越多賠越多。當我們用計畫經濟去處理一個產業時,建置的初期會非常有效率,但後來這些系統內的員工,會持續以「生產產品」為目標,卻不是以市場為目標。就像巨型的國營企業一樣,只要服務好監督單位裡頭的達官貴人,其實並沒有強烈的動機去 體會「病人」與「病人家屬」。

 

白話一點說,「對患者好、花很多時間精力去認識他,我有好處嗎?我忙到連自己的小孩都不太熟,要怎麼去繼續體諒不認識的人?」

 

 

解法是啥?

 

解法是什麼?市場機制。

 

想想,醫美診所的滿意度為什麼那麼高?為什麼許多患者整型甚至會整上癮?因為他們的「顧客滿意度」是跟「收入」連動的。今天作不好、客人不開心,下個月業績馬上反映出來。

 

這就像,為什麼「黑貓宅急便」速度那麼快、服務那麼好,物流士有禮貌又乾淨,像我們現在辦課程頻繁,送貨量大,還搶著要請你加入會員,主動給我簽約打折。但為什麼石化工業跟天然氣產業,弄到民宅炸開了,他們還是老神在在。

 

 

道德勸說,不行嗎?

 

但台灣社會的底層民眾,有大量使用「道德」解決問題的傾向,所以我們用「醫德」大旗,希望要求年輕人的心,為陌生人更柔軟一點。但「道德」有其極限,當這個住院醫師一個月沒跟男朋友吃頓飯、這個主治醫師連自己小孩念那個班都不知道的時候,要用「醫德」押著他們去「理解病人與家屬的心情」,說實在的,機會不大。

 

「道德」,是弱者的武器,而政府,送給民眾這把利劍,持續砍殺著醫療界,換取選票。

 

我並不是認為「市場機制」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的人,但在「台灣醫療」這個小環境,「市場機制」消失,取而代之的就是「權力」、「政治」、「道德」,很明顯的,已經走到了非常艱困的地步。

 

 

這樣解,您覺得會不會成功?

 

假設一個年輕人,一點都不同理病人,而且態度甚差。相信我,他只要開了自己的診所,有了自己的客人,這「缺乏同理心」的病,會不藥而癒的。

 

因為這時候拿在天平上秤的,不是「男朋友 vs 病人」,而是「吃不飽快斷炊 vs 把自己的事業做好」。

 

這篇較犀利些,請編輯不要對外公開,謝謝 XD (編按:狀態顯示 – 把修飾文字全部復原。)

 

 

HWOF2012

(Q&A) 身為課程設計或執行者,如何自我改善,吸引人來聽課?

 

問:除了專業能力之外,溝通技巧,正反思辯能力,自我反思等是我覺得年輕醫師或醫事人員需要有的能力。不用講課的方式,以實案討論,角色扮演或影片找碴的授課方式,仍無法吸引人來,身為課程設計或執行者該如何自我改善?(醫學中心 教學主管)

 

答:(蔡依橙)辛苦您了!這個問題我分兩個層次回答:1. 院級的教學與科內的住院醫師 2. 院級教學本身。

 

Intervention_teaching

圖 / 住院醫師的生活就是,工作、工作、工作、工作……

 

 

院級的教學與科內的住院醫師

 

我常懷疑,一週工時接近 100 小時的年輕人,真的有辦法靜下心來學習嗎?至少我是不行的。

 

在那些大量的工作與疲倦中,唯一能引起興趣的,是「與我生涯有關的事情」,新的技術、新的診斷、新的能力、「度過了這些之後我會變成什麼樣子」的那些事情。

 

而多數這些資訊,其實應當是由科部提供、由學會提供,畢竟,放射科的生涯,與兒科的生涯,就截然不同。同樣要開業,放射科被法令綁死不能買高端機器,但兒科卻是搶手人力。

 

對放射科來說,世界各國放射科醫師是怎麼過的、為什麼他們低薪或高薪?為什麼他們的工作量特高或特低?這些都是他們最想知道的事情。因為,那是他們的「生涯」、他們的「未來」。

 

對兒科醫師來說,留在醫學中心工作適合怎樣的個性?我要不要拿次專科?如果我想開業,在醫院該學什麼?開業的期望值如何?怎樣才會是個好的開業醫?這些是他們的「生涯」、他們的「未來」。

 

但我們目前多數時候,科部與學會並沒有提供這樣的資源,院級整合教學,為了兼顧各種不同部門的孩子,也只好用「最大公約數」來舉辦課程。

 

我也同意,「溝通技巧」、「正反思辯能力」、「自我反思」都很重要,但如果題目訂這樣,一個疲倦且睡眠不足的年輕人,被引起興趣的機會不高。這就是難處!

 

 

院級教學本身

 

所以,該怎麼去設計課程呢?我認為目前各大醫學中心的師資培育中心,以及教學部門的課程都越排越好,如果能更針對年輕人最有興趣的實務部分切入,再帶入「溝通技巧」、「正反思辯能力」、「自我反思」,或許是更好的作法。

 

例如:請校友回來分享開業心得,或許不用碰觸到收入等敏感部分,但開業絕對需要各種您提到很重要的能力,可以考慮將主題訂為:「開業五年我所學到的:溝通技巧、思辨能力、自我反思」。

 

例如:現在醫學中心資源飽和,很多年輕人離開後,到中小醫院擔任主管,講題就是「到了 OO 兩年我所學到的:團隊領導、醫療體系、行政溝通」。

 

這樣最能快速匹配「疲倦住院醫師的需求」與「既有資源可提供的課程」。

 

其實新思惟國際一開始的「那些年我們如何走出挫折」,一直到後來的「那些醫學教育沒教的事」,都是用這樣的思考起點去策劃的。

 

您有熱情、有行動,也持續在尋找資源,一定會成功的!

 

HWOF2012

圖 / 2012 年 2 月 18 日《那些年 我們如何走出挫折》